华为ERP思考:国产自研迈出第一步

![华为ERP思考:国产自研迈出第一步](https://www.growthhk.cn/wp-content/uploads/2023/07/v2_6aa587bbcbca4ecf93655fe3e979ecfa@000000_oswg675556oswg1080oswg676_img_000.png)

![](https://www.growthhk.cn/wp-content/themes/justnews/themer/assets/images/lazy.png)

华为的进入会刺激用友、金蝶、浪潮等国产厂商加快技术革新,以及伴随着华为自身技术自研全栈的布局和不断测试,国产ERP的兼容性和标准性都将上一个新的台阶。

作者|斗斗

编辑|皮爷

出品|产业家

15小时完成全球88家子公司Meta ERP系统的切换,华为全面“换血”。

其实,自华为官宣推出Meta ERP时,便引起业内一阵动荡。很多人疑惑为何华为这一举动会带来如此大的反响。

首先ERP是采购、生产、销售、人力、财务、物流等业务实现高效运营的保障,**任何一个大型企业,没有ERP都或将陷入瘫痪。**欧美国家由于入局早,且信息化程度较高,衍生出了许多享誉全球的ERP巨头,例如Oracle、SAP等。**其中Oracle仅靠ERP相关业务就支撑起近3000亿美金的市值。**

反观国内,**无论是市值还是规模,都很难找到可以与其匹敌的厂商。**

“以华为的一贯方式,但凡国内厂商能够挺得住,在此动荡时刻,也犯不上大张旗鼓大动资源来自研ERP。”

在某论坛上,“华为为何自研ERP?”的讨论区,吵得热火朝天。“自家孩子不争气”的说法支持率一路飙升。

“在中国很多大型企业甚至是国企,ERP系统都是基于SAP等厂商的ERP系统做二次开发。”诸如此类的回答,让国产高端ERP系统空白的短板暴露无遗。而Meta ERP的出现,**使得国产高端ERP系统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。**

不过,**这也仅是迈出了国产自研万里长征的第一步。**在短期内,华为的Meta ERP仍难以撼动SAP/Oracle的ERP系统在国内的绝对优势或者说是垄断地位。**对于SAP/Oracle系统的替代,更不是容易的事情。**

但华为Meta ERP落地背后有对国产高端ERP未来发展,甚至是国产软件未来发展的借鉴意义。

**一、华为“换血”**

华为自研ERP的原因其实很好理解,首先是自身的需求,随着华为业务的发展,ERP响应太慢,已经不能满足未来要真正实现数字化的诉求。**构建下一代ERP是华为在数字浪潮中持续发展的必走之路。**

其次,ERP作为企业重要的管理系统,国产化是其必然要走的路径。加之信创浪潮袭来,国产替代成为大势所趋。

此外,华为终端业务增长萎靡,而管理系统或将成为其新长板,尤其是在高端ERP一片空白的中国市场,可谓是一片蓝海。

但要知道,ERP的自主研发不是易事。自研ERP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程,不仅是对数据库、操作系统、开发语言等核心技术的考验,更需长期立足于企业实际业务场景来研发和迭代。

这涉及到各个技术栈,即从上游硬件设备层的芯片、服务器、数据中心,软件开发层的操作系统、数据库、中间件;到中游系统集成及运维层系统集成;再到下游应用层的政企服务。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、精力和资金的投入,以及新技术的支持。

对于华为而言,**Meta ERP的成功落地,离不开其与自主化厂商的协作开发模式。**

具体来看Meta ERP产业链的各个厂商以及合作模式。

首先是上游硬件设备层,合作厂商有中芯国际、思特威这样的芯片厂商;神州数码、中国长城等服务器厂商;赛意信息、汉得信息、三六零等数据中心厂商,以及通信设备厂商、运营商。

而在上游的软件层,华为合作的厂商有软通动力、绿盟科技等操作系统厂商;海量数据、星环科技数据库厂商;普元信息、东方通等中间件厂商;以及浪潮软件等开发工具。

其次是中游,华为主要合作方是英飞拓、特发信息等系统集成及运维层的系统集成厂商,以及嘉环科技、特发服务等供配电厂商。

再有就是下游政企应用服务层,法本信息、科蓝软件、荣科科技等是华为主要的合作伙伴。

从合作模式是来看,一方面就是与华为合作开发软件,例如中软软通主要提供人力来参与华为研发。另一方面就是以用友、金蝶为代表的软件厂商,基于自身的自主化软件包,与华为合作。

**合作伙伴的加持,使得华为自研ERP迈进加速跑道。**

“要谢谢合作伙伴,我们是在同一条战壕上的,我们认为今天的成功跟你们分不开,未来的发展跟你们更相关联。”4月20日,任正非袒露了合作伙伴重要性。

然而,**华为ERP的成功落地,并不意味着其本身不存在发展的痛点。**

**二、Meta ERP有没有商业空间?**

华为ERP架构有4大领域,一是销售相关的合同中心和客户中心;二是供应,这中间包括计划采购,订单物流;三是华为的财务;四是即售后服务以及交付服务等。

不过,**华为打造的这些能力都是“因地制宜”。**然而,管理软件是一个典型需要行业know-how的领域。

一个事实是,**从内部自研到对外输出需要跨越标准化、产品化、商业化的鸿沟。**而Meta ERP系统主要是贴合华为自身科技制造管理需求,在其他垂类行业的适配度尚未可知。

这意味着**其在ICT制造业以外的其他领域,例如发电行业、橱柜行业、奶茶行业等行业的管理模式,能否搞明白,仍需画上一个问号。**所以,通用化对于华为Meta ERP而言,短期内无法实现。

除了通用化的问题,**还有来自产品兼容的问题。**

Meta ERP是基于华为欧拉系统,高斯数据库进行开发,而现在的主流ERP一般都是基于Windows系统,Oracle或者SQL数据库来进行使用的,**现有的ERP软件对国产系统,数据库兼容是很大的问题。**

未来企业就算有采用Meta ERP有想法,如果需要抛弃现在服务器及数据库甚至需要对整个机房进行重建,企业将面临巨大的重建成本。

**在巨大的IT预算压力下,很多企业会选择“凑合”这一条路。彼时,华为如何渗透企业将成为一个问题。**

除此之外,在芯片领域,华为仍然需要解决芯片制造工艺和供应链的问题,以保证芯片的质量和数量。

在操作系统领域,华为需要打造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,吸引更多的开发者和用户使用HarmonyOS。在ERP软件领域,华为需要不断完善和优化Meta ERP的功能和性能,以适应不同行业和企业的需求。

再有就是华为还需要应对来自国内外竞争对手的压力,保持自己在各个领域的领先地位。

就当下而言,比较有竞争力的领域主要在自己供应链上下游和TMT的民营市场,以及政企市场。

然而,这些领域,用友、金蝶也都有涉猎,未来或将有业务上的重叠。而在政企领域,华为亦面临着则是重度交付的问题。

总体来看,**华为MateERP如果要对外推进,其商业化的路径并不好走。**

**三、弯道超车的机会在哪里?**

一组数据是,2022年华为的研发经费是1644亿元人民币,同比2021年的1427亿元人民币,增加200多亿元人民币。

其中MateERP的研发历时三年,投入上千人力。大量的财力、人力、物力打造的ERP,**在华为自用的同时,在适当的时间终究需要考虑实现价值循环。**

换言之,**商业化,是华为MateERP良性发展的必走之路。而正如上文所言,MateERP商业化的前提是通用化,而通用化的前提则是丰富的行业know-how。**

要知道,欧美ERP市场,SAP、Oracle、Microsoft等公司统治着市场,而金蝶、用友等公司则仅仅在国内占据着一定的市场份额。这种差距背后的原因,则是国外ERP软件具有更完善、更全面的功能。其软件具有高度的扩展性和可定制性,使得无论在哪个业务领域都能够找到适合的管理方式。

与之相比,**国内企业的产品线相对比较单一,难以满足不同业务领域的需求。**因此,国内企业在ERP软件的全面掌握和全方位服务等方面仍需提高。

一个思路是,华为MateERP在内部应用的过程中,伴随着自身云业务和通信业务的不断渗透,可以不断将各个行业的流程进行新梳理,进而更好的完善ERP,拓展自身的服务边界。

此外,**咨询顾问也是中美ERP市场差异化的关键。**

咨询顾问作为最终用户与软件供应商之间的桥梁,是分析客户需求,协同软件供应商完成项目方案的关键所在。

**华为可以基于自身生态,培养金融、制造、交通等不同领域的咨询顾问,继而为客户打造更加匹配的解决方案。**

从这个角度来看,**对于华为ERP的通用化,也并非遥遥无期。**

而在兼容性的问题上,华为最近也是动作频频,例如在数据库层面,华为最近发布自研分布式数据库高斯数据库GaussDB,在迁移部署等方面有较大优势,在迁移部署方面,数据显示,Oracle对象自动化迁移成功率达到95%,代码改造工作量可降低90%,进一步解决了华为ERP兼容问题。

就ERP本身来说,想要形成一定的市场规模,都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。但华为的进入会刺激用友、金蝶、浪潮等国产厂商加快技术革新,以及伴随着华为自身技术自研全栈的布局和不断测试,国产ERP的兼容性和标准性都将上一个新的台阶。

松果号 作者:松果号原创文章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6480i.com/archives/108082.html

(0)
松果号松果号
上一篇 1天前
下一篇 1天前

推荐阅读

发表回复

登录后才能评论